行测
2023 年贵州 2025-03-13
得分 $\frac {110-29}{110}\times {100}=73.63$
这套题感觉还行,但是超时了。从错题来的经验如下:
- 多个选项判断正确,一般多为正确的;
- 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酸度下降,得慢性胃炎;
- 众口铄金,众口一词可以使金属熔化(语出《战国策・魏策一》)。原形容舆论的力量大,后形容人多嘴杂,能混淆是非。
- 流俗指的是社会上的风俗习惯,多贬义;
- 方程设立未知数,应尽量少,设最基础的;
- 看清楚是选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 题目问的反驳高盐饮食,就说高盐的坏处;而不要去选低盐的好处,因为不明确;
- 资料分析一定看清时间、对象、问的变化情况;看清每一个字,最好是读出来;
2022 年贵州《行测》2025-03-13
得分 $\frac {115-47}{115}\times {100}=58.26$
这套题做得可太糟糕了。
- 留心观察:内外、上下、高低等词语,容易挖坑;
- 白露是一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 正确的有几项?不确定的一般都是对的,经常容易出现全部都对的情况;
- 非计算题全部选项都看一遍;
- 言语理解中,一定抓住转折之后的词语及意思表达;
- 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要注意区分,动与静、是与非不能同时存在,只有 0 和 1。其他大小、多少、轻重等还有其他取值;
- 许多听力受损的人都喜欢持续使用耳机,并且将音量调到 80 分贝以上。 是否是因为听不见才需要调高音量;
2021 年贵州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2025-03-12
得分 $\frac {115-33}{115}\times {100}=71.30$
比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旧很不稳定,尤其是常识判断的题目。错误率能达到 2/3。感觉还是没有找到窍门。 分析如下:
2017 年贵州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2025-03-12
得分 $\frac {120-52}{120}\times {100}=56.67$
-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要抓住主要关键词,转折词但等词语;
- 没有提过的东西慎重选择,不要过度加工。比如文化修养并不等同于能够欣赏艺术;
- 化整为零中的“零”代表零散,而不是没有;
-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 反驳观点,首先看清被反驳的观点;
- 增幅、变幅都是增长率;
- 数量关系看准时间范围;
- 产量、产地、亩产、销售、时间等等都需要仔细看清楚,不要慌张。
2008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卷
要开会员才能对答案,作罢。
2009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正确题数:69 百分比得分:49.2分 题目很简单,很多都是因为不够细心,没完全看清题目而导致失分,还是要多刷题。这么简单的题都只能得一半的分数,正式考试是肯定不行的。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
得分: $\frac {125-39}{125}\times {150}=103.2$ 百分比得分:68.8分
分析:
- 数量关系许多没有仔细思考,能展开的方程式也没有展开;时针分诊角度问题没有仔细计算等等。
- 在做言语理解的时候没有站到出题者的角度,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公务员来看待,造成理解角度存在偏差。
- 言语理解中没有抓住关键点、关键词等。
- 图形推理做题数量不足够,杂乱无章的图形要注意数数,点线面和颜色都要考虑到;还有平行线、直角、直曲数量差之类的。记住:元素凌乱,考数数!
- 山峰、颜色调和警察打人之类的没有理解;
- 没有正确理解焦虑的概念,应急事故等概念。
- 许多题目没有把选项看完,想当然的看到认为正确的就跳过了。
- 数量关系没有算,凭自己直觉估计很容易出错,这部分失分很划不来,粗略算个概数的方法硬钢坚持。
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行政能力职业测试
正确率:$\frac {115-43} {115} =62.6$ 分
失分分析:
- 言语理解与表达失分过多,需要加强;
- 资料分析计算不够仔细,一定要计算,不能瞎蒙;
- 已经不错了,在很多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 增长和增长至有着明显区分,是否需要加基数;
- 言语理解需要抓住Topic sentence里面的keywords,能做对大部分的题目;
- 图形类问题可以比划比划验证一下,尤其是靠眼睛看的题目。
- 元素杂乱无章,考数数!(No. 69)
- 把结论中的主语圈出来,防止偷换概念;
- 注意看 不属于 不是 等否定性的词语;
- 困难的题目做标记,先跳过,留出充足时间,不要得不偿失。
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行政能力职业测试
正确率:$\frac {115-42} {115} =62.61$ 分
比较糟糕,尤其是在常识判断部分,得分率仅为 $\frac {2}{15}=13.3%$。
- 跑步成绩是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和跳远跳高不一样;
- 数量关系总有几题比较难,要学会取舍和放弃;
- 类比推理优先选择相同种类的;
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行政能力职业测试
正确率:$\frac {115-33} {115} =71.30$ 分
相比上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上了70分,有极大进面可能性。失分主要是在常识判断和一个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可以研究研究;本套题有几个数量关系较难,需要重新仔细做一遍。分析如下:
- 甲乙丙三人去超市买了100元的商品……
- 勾股定理,三角形边长关系比例计算,一般没有刁钻角度;
- 用理性来思考,一步一步求解,几何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
- 资料分析,首先要看准时间、对象等基本信息;
申论
2022 贵州省 A 卷
经验:
- 文章曲名可直接用主题词,加上动词,组成动宾结构即可,能够保证不会偏题;
- 评论就是夸人;
- 国家层面的守本分,就是守住实体经济;
- 就一个主题词展开有具体的方法:解释定义、说明作用、阐述现状、阐述不足、如何弥补补足、唯有;
2021 贵州省 A 卷
经验:
- 深刻理解题目是要问原因、对策、现状还是啥,理解清楚了,作答就不困难了;
- 对画线句子理解,首先要阐述自己的理解;然后结合文中材料加以展开补充;
- 发言提纲,如果对象明确,那么需要加上称谓。紧接着引言、主体和结语即可;
- 大作文题目给出的句子,可作为文章的开头,加以阐述。引出论述的内容。
2020 贵州省 A 卷
经验:
- 谈理解,一定要围绕着需要理解的句子来,然后结合材料展开;
- 发言提纲,通过背景、内容、结语等,带入角色即可;
- 大作文谈对话语的理解,一定要圈出句子的主题,不能遗漏,紧紧围绕关键主体开展写作。
2019年贵州省A卷
Q1
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随着时代变迁,“背二歌”内涵意义的变化。
Q2
根据给定资料,分析三个村镇旅游发展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其各自的成功经验。 A:(总—分)
Q3
写出介绍PA乡“四访”工作经验的发言提纲。 A:提纲(背景、内容/经验、结论/成绩)
Q4
之于世间事,“静”会给予很多“如果”的假想,可唯有“动”能带来“但是”的希望。 A:
- 动静是对立统一的矛盾,题目可作为引言;
- 静是什么,有啥用;
- 动是什么,有啥用;
- 动静结合,交互贯通;
- 结论,点题升华。
题目收藏
模块宝典——数量关系
P 57(2021 山东)某种商品有小箱和大箱两种包装,一大箱这种商品有 400 件,张和王同时开始制造这种商品,制造一小箱和一大箱这种商品后,张比王多做 50 件。如果王此时的效率提高 100%,并与张再共同制造一大箱这种商品,则王制造的总件数比张多 50 件。问一小箱这种商品有多少件?
A、50 B、100 C、150 D、200
常识判断——蒙题策略
公务员考试带着深厚的政治背景,熟悉和了解这些背景,会使得自己有做题的方向,哪怕题目没有自己熟悉的。
- 涉及国家、党、人民的,一定是从人民出发的,向着美好方向发展的,能够体现民族自豪感的;
- 双胞胎选项容易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