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钻研一件事情或许不是一件好事情,尤其当你钻研的事情是别人早就研究透的,而且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比别人研究的更远,就开始感到生命被浪费了。

每天都写下大量的东西,记录下大量的工作学习记录,与其说是记录,更不如说是踩坑记录。逐渐发现这样的工作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做的不够好,那么就不能对实际生活产生任何一点点帮助。

最近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把它说出来,大家会觉得很幼稚,这似乎是初中高中同学才会做的事情。不同的是,少年时想的的是成为什么什么人才是有意义的,而现在想的是自己正在干的事情有没有意义,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样子。

带有沉迷的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沉迷游戏没有意义,沉迷视频没有意义,沉迷阅读同样没有意义,沉迷的就意味着无暇思考其他的事情。就像这几天我正在折腾的各种传感器,我也觉得是没有意义,倘若后面我没有成为一个发明家或者后面没有用到的时候。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创造性的事情,是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有输入输出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正在经历的事情进行思考,经历后进行反思,然后进行自身的输出,那么一切事情都将是有意义的。

如果人的一生是在书写一本小说,那么就不能是将字典里面的汉字随机的罗列拼凑在一起,小说有情节、有主线、有故事。其中所蕴含的是人的精神,每遇到一个读者就会发一次光。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使自己生活的环境想着更好的方向改变,首先是自己,自己周围人,再到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最后是全人类,我们也不能再有什么高尚的追求了。我们止步于此,不会去帮助耶稣佛祖之类的角色去改善它们的生活。因而当我发现自己或许在干着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开始难过,读硕士研究生如此,博士也应当如此,如果没有切切实实的钻研一些人类未知的东西,或者纠正人类错误的认知。那么我就觉得读这么多年书的时光是不值得过的,纵使最终获得了一个学位证书。本文的目的也正在于此,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在学校里面的从容和阅历,使我能够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自己,能够从高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社会需要什么,而我能够提供什么。

我和小波先生是同一类人,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倘若小波先生对此有任何异议,他也没有任何表达的机会了——我出生于他去世的那一年。天妒英才总是发生,小波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他不像其他天才或者一些哲学家,更像是一个青年的领路人,因为他我对罗素、杜拉斯和卡夫卡之类大家产生强烈的的好奇心;可能只是因为上天给他的时间太少,倘若现在仍然在继续工作的话,应该会成为一个……,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始终在发着光,始终用着诙谐又真诚的话语将自己的精神世界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观。我有幸成为一个观众,但很奇妙的感觉就是,我像是看到了自己一样,更像是自己被唤醒了一样,这样描述无疑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也许因为我的贴金让更多人了解小波先生,那自然也是值得的,因为写作风格原因,他的作品注定不能够出现在教材上面,让人熟知,他虽然处于那个时代,却是和那个时代平行的存在。

我也想将自己的人生书写成一本人们乐意去读的小说,不过如果真正从事写作工作我可欠缺太多了,最欠缺的,就是在逻辑方面的能力。我也想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出来,但每当看到自己这个乱糟糟的文字,就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不过我还是得不断的去写,糟糕的文字贱卖就好了,现代人总不至于拿着梆硬的纸张擦屁股吧,万一有幸被沉迷阅读的人看到,倘若看完对我进行了一番批判,那也就体现了这糟糕文字的价值,至少沉迷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不再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