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念,没有要紧的事情,只单是无聊,我觉得该回家了。

记忆中的故乡是热闹的,不上学的时候,和村里大大小小的小伙伴,去到刚收割了水稻的田里抓人打滚,去到湍急清冽的河水中游泳,抹完肥皂再一跃扎进水中,而后似花鸡似的赤身裸体趴在黑色大石头上,直到给背晒上一层一搓就掉的皮肤才罢休。一点儿烦恼都没,除了玩耍时的开心就是妈妈吆喝吃饭的意犹未尽。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愈发觉得自己老了,25岁。故乡在岁月的河流中像是穿了水鞋,我肉眼可见的故乡老了,光秃秃的稻田里不再有成群嘻戏的孩子,晃悠悠的棕树上结的棕巴也不再一盛开就陨落,静悄悄的村子里只剩下寥寥佝偻的背影和三三两两的寒暄。

不难预想,20年后故乡会是怎样一番光景,严格来说,故乡还是现乡,城镇化与现代化没有改变我的家乡,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家乡的每一个人,壮年们为了美好生活的实现背井离乡,同时为中国的基建事业与能源保障奉献着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在上世纪就已奉献完自己,只剩些余热的人们,在用他们的余热绵长而无力的延缓故乡的衰老,当余热耗尽的时候,故乡也将伴随着他们结束这群人这块地的这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

客观的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