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作为一个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份子,有时候也会想要不通过话语来表达些什么,将话语要表达的记录下来就变成一种必要的事情了。

从医院出来之后,就每天能躺着就尽量躺着,能让我下床的事情无非三件,吃喝、拉撒、手机没电了。

我看起来是处于舒适圈的一个状态。

但这让我很自然的经常感到一些事情变得没有必要,一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可一些事情不得不做,还有一些事情不想做却无可奈何的做着,比如打游戏或者刷视频啥的,明明这些事情已经不能够给我带来放松和快乐了,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和无聊。

舒适圈这个概念真的很让人琢磨不透,首先有人不愿意待在舒适的圈子里吗?纵使是 masochism 也只是因为 masochistic 让其感到舒适而已。

长时间的舒适会让人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时间,时间并不会让你长时间停留在舒适的空间,而是将你引向黑暗,永恒的黑暗。借用引力波的概念,为了便于解释,从网上搜了一张图片 2022-07-25T15:20:04.png 图片所示的大球与所承托大球的曲面构成了这个世界,而小球围绕大球所经过的轨迹则是我们的一生,每个人都是如此,看来我们似乎无法改变掉进深渊的终极命运。

其实在这条轨迹上,我们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获得不同的照片,而照片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生活与见闻,我们被一张张的照片包裹着,而获得每一张照片是需要代价的。我认为的停留在舒适圈的概念就是在我们在获得某一张照片之后,一直盯着这张照片看,全然不管后面会有什么照片。

事实上,每一张照片都有其固定的强度极限,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深渊,深渊对我们的引力也将会越来越大,这引力大于之前获得照片的强度极限时,便会将其撕裂,这也就是长期舒适的恐惧的来源,毕竟失去照片之后,我们也失去了包围我们的生活,我们将直面深渊。

因此,所谓的舒适圈只是相对于当下的舒适,倘若时间之矢不停止,那么也决不存在永恒的舒适。而正确的决定就是主动摆脱当下的照片,走出舒适圈,去获得人生轨迹下一个点的照片,确保下一个点也依然是舒适的,这就是跳出舒适圈的意义。

个人如此,人类亦如此。